古人弹琴,到底啥姿势啊
唐 佚名《调琴啜茗图》
宋 赵佶《听琴图》
元 王振鹏《伯牙鼓琴图》
明 文徴明《蕉石鸣琴图》
清 朗世宁《弘历观荷抚琴图》
古人弹琴姿势这个知识点,古人弹琴其实不冷,到底而且对弹琴的啥姿势人来说,习以为常。古人弹琴只不过,到底弹琴者有没有想过唐人、啥姿势宋人、古人弹琴元人、到底明人、啥姿势清人都是古人弹琴怎么弹琴的呢?
这个答案,在古画里直接就有。到底
《调琴啜茗图》是啥姿势宋人的摹唐画,虽是古人弹琴宋人摹,表现的到底仍是唐人。五代以前(包括唐)古琴的啥姿势弹奏方式,弹琴主要以坐在石头上或者地上,琴身斜置腿上为主。
《听琴图》挂在宋徽宗名下,是宋人的画,画宋徽宗坐在石上,前有琴桌(但这张桌子显然比现在通常的琴桌短),自宋以后,古琴平放,琴者正坐弹奏的方式逐渐固定下来,成为标准。
元人王振鹏的《伯牙鼓琴图》,画伯牙坐在石上,琴平放在腿上。虽然画的是古早的人物,但弹琴坐姿显然是宋元时代的。
明朝出现大量的携琴访友或者山林弹琴图,比如文徴明的《蕉石鸣琴图》上,琴师杨季静盘膝而坐, 将琴置于腿上,这样的演奏方式难以驾驭有技巧、有难度的琴曲。然而,这恰恰是古画中明代文人最常见的弹琴姿态——这是当时流行的文人风尚,但并不是最合适的弹琴姿势,因为很多文人其实琴弹得不好,甚至不会弹。
至于清人的《弘历观荷抚琴图》,坐于琴椅琴桌弹琴的弘历,显然已和现代人的弹琴姿势一般无二了。
这五张图中,除了《调琴啜茗图》和《伯牙鼓琴图》,都是当时人绘下的时代留影,宋人绘宋人,明人绘明人,清人绘清人,若宽松一点看,《调琴啜茗图》和《伯牙鼓琴图》也可看作是时代留影。
古画里真的藏了太多东西,留存的时代痕迹,比文字更直观。
文并供图/任淡如
- [2025-05-14 05:38] 《黑神话:悟空》主题艺术展:见证中国美术学院百年美育传统的当代表达
- [2025-05-14 05:31] 安徽有23地上榜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、超亿元村
- [2025-05-14 05:29] 婚介公司为女子介绍已婚男士 法院判决退还2万余元服务费
- [2025-05-14 05:24] 海棠花开,到恭王府赴一场雅集
- [2025-05-14 04:56] 福建南平:创新服务模式 赋能个体工商户发展
- [2025-05-14 04:49] 微视频《植树时节》主题歌
- [2025-05-14 04:34] “宋元明清铜器特展”在纽约开展
- [2025-05-14 04:33] 以精耕细作培育网文精品
- [2025-05-14 04:25] 高校博物馆悄然成为青年打卡胜地
- [2025-05-14 04:01] 打传警示录
- [2025-05-14 03:56] 消费者酒后沐浴摔伤 洗浴中心被判承担10%赔偿责任
- [2025-05-14 03:55] 江西南昌:“洋中医”进修 “解锁”中医新技法
- [2025-05-14 03:48] 哈尔滨规范早夜市计量器具使用
- [2025-05-14 03:45] “宋元明清铜器特展”在纽约开展
- [2025-05-14 03:41] 宫粉紫荆与樱花共绘春日画卷,广州海珠湿地2025花朝节启幕
- [2025-05-14 03:37] “共促消费公平”——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2022年消费维权年主题
- [2025-05-14 03:12] 浙江发布2024年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状况白皮书
- [2025-05-14 03:04] 【网络中国节】AI“复原”清明十二时辰 听千年春韵里的古今交响
- [2025-05-14 03:03]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、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
- [2025-05-14 03:02] 犁田歌声画中来
——古画里的春耕